第一次大战期间邮票发展成宣传工具。在作战双方国内各自出现其伪邮票,主要是起到丑化对手的作用。而所谓的“间谍伪诈”,就是一方仿制对方邮票,通过中间人以敌方邮递途径传播宣传材料。也因此被人命名为战争邮政伪诈。所以若在战时以私人名义大量购买邮票是很容易引起对方注意的。宣传伪诈则是模仿对方邮票,但是有所更改,以丑化对方(如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被改成无意志帝国“Futsches Reich”)。这些手法在二战最甚。例如英美两国曾大量伪造希特勒纪念邮票,将其头像改为希姆莱。德国也将一些英国纪念邮票中乔治五世的头像改为斯大林的头像,并将锤子与镰刀图案画入其中。但在冷战期间也可见。
邮票同样也可以作为间谍工具。二战中,一名德国女间谍通过信封上邮票的邮戳得以了解一支法国炮兵部队的地址与行踪,最后这支炮兵部队被几乎全歼。奥匈帝国曾经以邮票图案作为情报,以此来达到观察南斯拉夫各部队驻地的目的。
不但是敌对双方会将邮票作为宣传工具,就是独裁的国家,如法西斯纳粹德国通过大量印制邮票制造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类似的还有朝鲜的金正日,前苏联的斯大林,罗马尼亚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但是除此之外,一些对国民有着深远影响的人物也会登上邮票的版面,例如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美国的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现代中国的国父孙中山、东德的马克思。前苏联曾为其卓越的航天技术大做文章,通过发行相关邮票,向加盟国显示自身的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