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信柜是一种很古老的接收信函的方式。早在清代邮政试办初期,便曾设立过邮政信柜、有的叫邮政分柜、邮政信箱、代办信箱或邮政箱局等。邮政信柜接收的信件,都盖有“邮政信柜”字样的邮戳,这种邮戳有圆形、碑形、长方形等,大部分没有日期,也有少数有日期者。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苏维埃革命根据地虽然相当艰苦,苏维埃邮政举办时间也不长,但也曾设立过邮政信柜。
1985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展览”上,江西省集邮协会曾展出2个仅见的盖有“红军总信柜”字样邮戳的信封。封上盖有长方形邮戳,并有带放光芒五角星图案及5条水波纹,戳上日期可以更换。这是目前见到的解放区最早的正式军邮机构的实寄封。
据1932年5月1日公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暂行章程》中“红军信柜”条中记载:“43 为便利红军战斗员指挥员寄信,红军里从团部起设“红军信柜”,安置在团政治处及师政治部,每个军政治部内设邮政递信员1人,管理每日取件,并送交当地邮局投递。如师或团单独行动时,则由师政治部或团政治处临时派员代理传信工作。
总政治部内设邮政递信员1人,管理收发该部军团直属部队的几个信箱及代售邮票。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内设“红军总信柜”,及邮政总递信员工人,除管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及总直属队的各信柜外,并负责管理各军团与各军的邮政递信员。
所有红军战斗员指挥员免费寄信的信戳,统归各该军各级政治机关管理,不准随便乱盖。
红军内各级邮政递信员,与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内的邮政总递信员发生隶属关系,总信柜则直向中:央邮政总局具领邮票及支取经费。
红军内各级邮政递信员,每日收集各信柜之邮件,送到军队驻扎地附近之邮局,仔细点交,分别投递,但邮政递信员不负责管理挂号及快邮件。” 从这个《章程》可以推论出,这二个实寄封应在1932年5月至1934年10月之间,或略微提前一此时候。队《章程》第44条中可以看出这个实寄封是从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中寄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