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文化从未“消沉”
镜头
在2010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上,国家昆曲剧院的演员们来到博览会现场,上演了令人难忘的昆曲邮票“真人秀”,让观众在感受邮票文化与戏曲文化的魅力之余,更不禁感叹:新技术为邮票文化带来革命性的“视听感”。其实,演员表演所再现的是昆曲与邮票结合所产生的新的文化产品——多媒体昆曲邮票。今年6月12日,我国发行的首套视听邮票——《昆曲》面世。这是一套“可视”邮票,通过点读笔欣赏邮票时,不仅能听到昆曲唱腔,还能欣赏表演影像,实现“所点即所听”、“所点即所看”。
对话
记者:本届博览会给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刘燕明:今年已经是第八届邮票钱币博览会了,从1995年开始,我们的办会初衷一直未变,即通过博览会平台,树立集邮文化新形象。到今年这一届,大家对邮票的热情仍然未减,猴票、文革票、梅兰芳小型张以及齐白石、徐悲鸿画作等文化题材邮品,依旧受到热捧。我们专门为这届博览会发行的扇形镂空无齿小型张,同样受到追捧。此外,这届博览会观众人数较此前大幅增加,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观众的热情还是一如既往地高。这些都说明,集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广受欢迎的文化活动。
记者:一路走来,中国集邮文化经历了怎样的起伏与变化?
刘燕明:1995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大家的反映非常好。到了1996年,由于邮票发行量调整,再加上邮市炒邮行为,很多老百姓甚至都买不到邮票了,意见很大。于是,邮票发行量随之调高。但这种调整反映到收藏市场上,发行量过大影响了邮市行情。2000年以后,中国邮政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发行方针,2003年提出“适度从紧,总量控制”的邮票发行政策和“健康发展集邮业务”的口号,使集邮市场好转,集邮的文化品位也得到了提升,集邮再次回归大众怀抱。同时,随着人们文化品位的提高,集邮的文化功能变得越发突出,它不仅是收藏,更是一种文化。比如,我们在本届博览会上推出的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展,包含了我国与36个国家联合发行的邮票,就充分体现了邮票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我们还推出了黑便士、小龙邮票、大一片红等珍贵邮票的展览,让老百姓能够近距离感受邮票的文化趣味。邮票和昆曲艺术结合的昆曲表演,让人们看到:在未来,集邮文化,还大有看头!而唐诗朗诵、沙画表演、邮票真人秀等文化活动受欢迎的程度,也让人看到,中国集邮爱好者的文化品位在提升。
让所有人爱上集邮文化
镜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本届邮票钱币博览会上,一群孩子的唐代诗文朗诵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从《望岳》、《无题》、《琵琶行》到《望月怀远》、《登鹳雀楼》,孩子们富有韵律的熟练朗诵,感染了每一个人。你知道吗?孩子们所朗诵的唐诗选自去年9月13日我国发行的世界首套多媒体邮票——《唐诗三百首》。
对话
记者:如何让更多的百姓尤其是青少年走近和喜欢集邮文化?
刘燕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新邮预定人数大概在300万左右。在集邮队伍中,据中华集邮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其全国会员大概有200万左右,这些铁杆“粉丝”是集邮队伍的基础。青少年群体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情况正在改观。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每逢六一儿童节,我们会发行儿童画、寓言故事等题材的、体现青少年元素的邮品,借此在青少年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同时努力发展青少年集邮队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我们推出了金色童年、金榜题名等内容上适合青少年的个性化邮票,以及卡通邮品等,均受到了青少年的欢迎。邮票是文化产品,作为集藏文化,它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作为国家名片,邮票记载历史,反映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不仅是青少年,所有的人都能从中读到文化、读到历史、读到品位。在邮票的使用功能逐渐弱化的同时,邮票的文化功能正日益强化。现在,以个性化邮票为切入点,邮票文化已经与普通百姓的文化兴趣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记者:如何在市场平台方面开拓集邮文化的影响力?
刘燕明:截止到今年6月,103家中国集邮专卖店在全国各地建立,实行统一管理、连锁经营,它利用中国邮政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引领集邮文化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和形式,使中国邮政、中国集邮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使百姓购买收藏邮品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