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邮币卡投资也是一项较为繁琐的系统工程,不光要有资金,要有头脑,还要注意以上这些细节,忽略了细节,有时候就会因小失大,断送了本应得到的投资回报。
在进行邮币卡投资之前需要准备的工具有邮币卡专业图录、最新价目录、有关邮币卡投资方面的专业报刊等。
在进行邮币卡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准备的工具有尺子、镊子、放大镜、便携式验钞器等。
把邮品买回家后所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护邮袋、保管箱、干燥剂等。
一、邮币卡专业图录。在我所结识的投资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搞投资前从未认真阅读过一本权威性的邮币卡专业图录,特别是现在搞投资,都讲究原包,从买进到卖出,从不拆开包装,连里面装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诚然,现如今的邮市,“炒新不炒老”是流行病,新品种往往还来不及上目录而老品种又往往备受冷落,那么,通过图录先认识一下新品种的“长辈”们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意义,邮币卡发行各自有序列,老品种目前所处的境地往往昭示着这些新贵们的未来,所以作为一个精明的投资者,在投资某个品种时必须要知晓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本由权威部分印发的图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你是稳健型选手,喜欢进行绩优品种的中长线投资,则图录的好处更是显而易见,有关投资对象的版式、设计、印量等各方面的信息你必须了如指掌。邮品方面的图录,首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几种,投资者常用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和《邮资封片简目录》,一般应选择最新的版本。有关邮品方面的图录,目前市场上鱼目混珠的版本满天飞,投资者要注意甄别。钱币方面的图录也应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或中国金币总公司牵头编写的,一般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发行的钱币目录最权威可信。磁卡方面的图录也应以电信部门牵头编写的、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录为准。总之,一本图录不过花去数十元、上百元,往往仅占到你计划投资额中极小的比重,但是,它能使你在投资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教你少走不少弯路。
二、最新价目表。在行情火爆的时候,最新价目表是邮市里成交量最大的信息资料,尽管行情好的时候,热门品种的成交价是一日三变,但是仔细研读一份较准确的价目表可以帮助你判断你所计划投资的品种目前所处的价格定位。要注意收集价格资料,对某一品种的历史成交价要了然于胸,这才能使你不致于在高价位稀里糊涂地上了车、钻了套。例如,目前市面上十分热门的“昭陵六骏”小版张,其历史最低价是40元,历史最高价是155元,如果目前价位分别在80元、100元、120元,那么你会选择什么价位建仓呢?答案不言而喻,你会选择最接近历史最低价的价位上手,这样投资风险最小。如果没有价目表,没有历史价格资料的积累,投资就会成为一出盲人摸象的游戏,完全没有把握可言。
三、有关邮币卡投资方面的专业报刊。不少投资者认为,如今邮评文章不能看、不能信、不能照着操作,否则就会死套你、套死你。诚然,不少替庄家做枪手的文章的确要注意区别对待,但是有关邮币卡投资方面的专业报刊也会经常刊登一些有关大盘分析、热点透视和专家建议,这些对于投资者总揽全局进行投资决策都会大有裨益的。作为一个投资者,无论是老手,不审新兵,在市场上转一天,临走时捎一份报纸或杂志,花费不过几元钱,但是收获肯定不小。
四、尺子。估计有投资者会暗自发笑,这小小一把尺子也值得一提?在投资方面往往是小处不注意,结果失去的是大利益。笔者的一位朋友在1997年邮市疯潮期间花了12000元买了一封“水浒(一)”小型张,后来涨到了2万没舍得卖,1998年单位房改要花钱买房,才想起来进邮市兑现,本来15000元也可以顺利出手,可是接手的邮商用尺子一量,好家伙,横向短了5厘米,纵向也短了3厘米,结果现在还搁在家里呢。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目前市面上尺寸经常出问题的品种大多集中在1985-1991年期间发行的小型张,如“西湖”、“编钟”、“杜鹃花”、“孙中山”等,它们的一致特点是票面颜色深,四角容易磨白,因此需要裁掉一截冒充“一刀切”原封。当然,当你购买中高档小型张,如“梅兰芳”、“牡丹”、“从小爱科学”、“奔马”、“公路拱桥”等小型张时,一把尺子更是必不可少的,量一量有时可以避免巨额的经济损失,一般与目录上规定的尺寸短1毫米以上者要谨慎购买。顺便说一句,目录上的尺寸个别也不准,且多年来不更正,其中最典型的要算是1987年的“壁画(一)”小型张,其实际尺寸要比目录上标注的尺寸长好几个毫米,而定位册中的尺寸是根据目录做成的,所以你打开定位册会发现“壁画(一)”小型张放在它的位置上怎么左右撑出来一大截。这些都是不好好用尺子所造成的笑话,可见尺子虽小,作用却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五、镊子。一位美国来的客户曾经问笔者,怎么中国的邮商都不爱用镊子?笔者无言以对,其实心中了然,因为大多数邮商都认为,反正这东西搁在我手里不过三五天,顶多三五个月,就不再属于我了,那么仔细干嘛!邮商经营邮品的短期行为是中国邮商不大用镊子的根本原因。不要说十块八块的不值钱的邮票,就是“梅兰芳”小型张和“猴”票,邮商也经常用手捏着边看品相,在看品相的同时,品相也被损坏了,这种损坏往往当时不易察觉,但是用手捏的次数多了,邮品表面就会留下指纹,而指纹是汗渍印迹,不比尘土,轻易去不掉的。因此,进邮市最好带一把趁手的好镊子。
六、放大镜。大家经常进邮市都知道,尺子和镊子一般邮商都备,但放大镜一般肯定不备,所以在计划购买中高档邮品时要随身携带一把5至8倍的放大镜,甚至还要准备一副40倍带光源的辨伪专用放大镜,这种放大镜邮市上售价一般是80元一个。比如你购买一套编号票中的“巴黎公社”,其中那枚8分票就必须用40倍放大镜仔细看是否是用几枚信销票拼接换底的。不少投资者就是图便宜,而便宜就便宜在筋票的品相和真假上,别的票看上去干干净净,品相倍儿棒,可筋票稍差一点,价格有时就能差出好几百甚至好几千。有些投资者拿着放大镜专看那些仅值几毛钱的邮票挑品相,殊不知放大镜是用来对付关键票的,以前笔者曾经就邮市里以次充好的手段做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重复了,但是切记一点,在放大镜下需要重点观察的是,是否补色,是否刮戳,是否有折,是否拼接,而有时候有较轻微的纸张点(俗称“胎记”)或小小的尘埃则大可不必太计较。在品相上面,不少投资者经常会犯舍主求次、舍大求小的低级错误。所以在邮市里,我经常会听到邮商这样评价,你看,这家伙挑了半天,还是把那张品相最差的给买去了。
七、便携式验钞器。行情暴涨时,邮市上的假币较多,这是由邮市每天需要大量现金周转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一点与股市根本不同。所以当你卖出邮品收回现金时,要用验钞器看一看有无假币,有时候一张百元假币就会断送你一笔投资的利润。现在验钞器一般带有一根紫光灯管,它对邮品上的荧粉物质反应灵敏,这对于我们进行邮品防伪也是一道屏障。不少投资者或许还不知道邮市里的最新造假动态,即“青藏铁路”小型张已经出现了整盒假货,是用白纸描边包装塑封后冒充真品出售,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便携式验钞器,就会发现真品小型张原封的边缘在紫光灯下有荧光线和点在发亮,而伪品则没有,且边缘的整体颜色也不一致。
八、保管箱和干燥剂。投资者现在入市投资的数额一般较大,小型张论封,甚至论箱(一箱二十封),邮资片论包,纪念币论盒,甚至论件(一件有四盒,也有十盒的),这些东西比较贵重,拿回家要专门放在一个地方集中保管,太分散有时容易遗忘或发生意外损失,如小孩乱翻,父母当废品等等,最好集中放在保管箱中,可以是文件柜,也可以是保险柜,在大中城市甚至可以存放在银行的地下保管箱中。在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是保管邮币卡的大敌,每年不知有多少发霉变质的邮品从南方运到北方,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卖给邮商,其中有不少集邮者因此失去了对集邮的兴趣。纪念币中的铜质特种币如“熊猫”和“金丝猴”等也容易氧化变色,失去原来十分光艳的色泽,投资价值也跟着锐减。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干燥剂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湿气是罪魁祸首,把湿气全部吸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了干燥剂,尽管花费极少,但却从此解决了大问题。
九、护邮袋。邮票是十分娇嫩的东西,不小心摸脏了、碰折了、起毛了、钝角了,都属于影响品相的行为,而众所周知,品相是邮票的生命和价值所维系的关键要素。品相不好的邮票在邮市上价格一般要打折扣,折扣的大小还要视品相损坏的程度而定。不少投资者在购买邮品时小心翼翼,挑品相可仔细呢!但是保管起来却马马虎虎,认为在自己的手里,别人也看不到动不得,不会有什么损伤的,殊不知在保管过程中由于保管办法不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十分可观。过去集邮受条件所限,集邮者买邮票的钱都不够,谁舍得另花钱去单买护邮袋。所以在中老年人的邮册里我们经常会发现邮票是用一种玻璃纸包的,这种玻璃纸没有伸缩性、不透气,而邮票纸有伸缩性,需要经常透气,这种矛盾使得从这种玻璃纸中拿出来的邮票常常不是发霉、变黄,就是有水波纹即我们常说的起皱,严重影响到邮品的价格。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护邮袋大多由江浙一带的专业厂生产,物美价廉,但厚度有些稍薄,挺括度不够,不透亮,低档邮品可以用它保管,而高档邮品一般应该选择高级护邮袋,这类护邮袋国产的较少,多为进口货,如德国的“灯塔”牌和“LINDER”牌,都是一些资深集邮者青睐的品牌。总之,护邮袋就像邮品的外衣,不仅与外界的尘土、汗渍等污物隔绝,也使邮品看上去整洁干净,符合它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