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海关兼办邮政期间,海关总税务司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并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邮票一套共3枚于该年发行,面值用银两计算,1分银(绿色)、3分银(红色)、5分银(桔黄色)。正中绘龙和云彩,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者称这套邮票为“大龙票”。
海关兼办邮政期间,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发行“慈禧太后六十年寿辰”纪念邮票(如图),俗称“万寿票”,这是我国历史上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全套共9枚,以主要图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吉祥的蝙蝠、云龙、双鲤、风帆相融合。石版太极图水印上海总税务司署造册处。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清朝海陆军节节失利,前方不断吃紧的战事,并没有影响慈禧为自己庆祝寿辰的心情,一时之间清廷上下齐动员,为慈禧太后的60大寿积极准备。从正月起,她就抽出海军的经费,大修颐和园,并准备举行她的“万寿盛典”。
当时担任海关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为了取宠于慈禧,庆祝慈禧60寿辰盛典和纪念中外通商50周年,奏报发行“万寿”纪念邮票,这一建议当即得到批准。随后,他责成时在海关造册处任职的法籍职员费拉尔设计绘图并计划有关印刷事宜。
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费拉尔通晓中国古典传统,在图像的选材上继承了郎世宁的衣钵,熟知如何对清朝廷呈祥;同时,他运用法国宫廷装饰的“洛可可”式描图技法来表现中国纹章图像。他将这套祝寿邮票定为9种面值和图样,取意“九如”、“长久”, 并且在邮票图样上顺应慈禧太后嗜花如命的心思,绘制了各种花卉、植物和动物,如牡丹、灵芝、蝙蝠、龙、鱼等,并亲自做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意必吉祥。这套邮票突破了中国清代邮票单纯以龙为主题的局限,而将古代诸多经典的吉祥元素相融合,可以算的上是对中国“福寿文化”的一次大盘点。
“万寿”邮票的图稿设计成功之后,由于设计师费拉尔对当时中国印刷工艺的技术水平并不信服,他借口在上海难以找到合适的雕刻板模技师为由,建议将“万寿”邮票发送日本进行印制。经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批准,这套邮票交送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印刷所制版印刷。当手工票模在日本雕成后,印成样票数枚寄回中国,费拉尔看后非常满意并决定正式开印。但因甲午战争爆发,遂将版模转交上海叶子云印刷铺承印,1898年11月19日“万寿”第一版邮票正式公开发售。
慈禧太后六十年寿辰纪念邮票,为三分银面额,桔黄。正中方框内绘有“云龙戏珠”图,龙象征帝王,下方饰以云海。上端绘有蟠桃树和蟠桃,相传蟠桃为寿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食之长寿。四角为八卦图,有驱邪避灾之意。
据了解该票是我国邮政史上最早的错版邮票,仔细观察一下邮票四个角的八卦图:左上和右下图案一致;右上和左下图案一致。原来中国古代的八卦有两种,一种是伏羲八卦,一种是文王八卦。邮票中左上~右下一组为文王八卦;右上~左下一组则为伏羲八卦,设计者把两种八卦用在同一个图案中,还有一处错误是把传统的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所有的卦象全都上下、左右颠倒了。如今这枚中国第一枚错版邮票,已是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