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花的前身其实是清朝海关的一种票据凭证,是在1886年由英国一家印厂印制完成。因为当时英国人在向清政府交付红印花时,由于当时主管此事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因个人事情而无暇顾及国事,将这些红印花暂时存入了海关库房,致使其没有立即投入应用。但在1986年清朝国家邮政开办后,由于急需各种高面值的邮票,变桨海关库房里储存的65万枚红色的海关印制加盖成八种不同面值的邮票,暂时代替邮票来使用。并在1897年2月2日(清光绪23年1月1日)发行,同年9月30日(清光绪23年9月5日)便停止了发售。因此,平时说的红印花,一般也就是指红印花邮票。
红印花邮票设计精美,是中国第一套采用其他票券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现今其存世量也是少之甚少,稀有度高,特别是其中的“红印花小壹圆四方连”还享有“宝中之宝、王中之王”的美誉,还被业界人士称为“东半球最罕贵之华邮”,拥有此邮票者也将会被称为“华邮之王”。由前文可知,红印花的发行量极其少,而且其流通使用时间也很短,其稀有度更是造就了其不可估量的升值潜力。尤其是红印花中的“小一元”邮票,据调查和研究发现,至今它的存世量只有31枚,新的有30枚,而剩下的一枚就是旧的。
1896年3月20日,清光绪帝正式批准开办国家邮政。清政府公布了《邮政开办章程》。国家邮政开办后,邮资改为按银元计算。在大清国家邮政正式邮票发行以前,先将“小龙邮票”加盖“暂作洋银x分(x角)”发行,后又专门印制了专为加盖暂作洋银面值的“万寿”票,这套邮票除刷色与初版票略有不同外,其他与初版相同,但9分银对倒已改正。
“红印花”代用邮票流传至今的数量很少,且错体票和变体票种类较多,其中“红印花原票”、“红印花小字“当一元”、“红印花‘当五元’倒盖”、“红印花小字‘二分,倒盖”被称为“红印花四宝”。在四宝中,“红印花小字‘当一元”最为难得,它仅发售出40枚,现今存世32枚,“四方连”邮票存世仅1枚。1996年5月20日.在北京邮品拍卖会上一枚“红印花小字‘当一元’”新票以180万元成交。